2009年7月26日,馬來西亞導演雅斯敏阿末(Yasmin Ahmad)病逝,享年51歲。一年後,這深受人民愛戴的導演,除了留下的遺作令人一再回味外,她所留下給她親友同事的種種故事,都是他們留在心裡的美好回憶。
雅斯敏是朋友中的“活寶”,她率性開朗的個性為他們帶來許多歡笑,她開明善良的性格,在他們需要時總會適時地給與協助,讓他們深深感動。
雅斯敏阿末幫助印尼女傭施手術的義舉,在朋友和粉絲之間廣為流傳,她樂於助人、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為人津津樂道。
雅斯敏阿末的姊姊拿汀奧可阿末說,這名負責照顧他們父母的女傭有天說發現胸部有硬塊,雅斯敏得知後,立即在第二天將該女傭送到一家私人醫院檢查。女傭進行手術之後,被安排住在醫院頂級病房3晚。
當這名女傭擔心無法負擔手術和醫療費而傷心哭泣時,雅斯敏說“你無須擔心,你就像我們家中的一份子,我希望你安心,趕快痊癒。”
這只是雅斯敏其中一段感人的故事,只要她朋友聊起她,都會聽到關於她的感人故事。
當以色列於去年年初襲擊加沙地帶時,她立即為她還未公映的作品《Talentime》舉行義演募款,資助當地的災民;她也定期捐助醫療設備給吉隆坡醫院兒童病房。
雖然經常也定期行善,但是雅斯敏傾向於行善不欲人知,即使親友知道了她的善舉,也不會大事宣揚。
她去世後,大馬醫藥援助協會和她聯名成立的兒童基金會,依然繼續造惠人群。
好善樂施vs宣揚人文
Leo Burnett廣告公司的員工意外受傷,雅斯敏則表示只要這名員工康復,她願意資助對方前往麥加朝聖的費用。
雅斯敏也常常鼓勵員工,如果幸運得獎,應該把獎金捐給有需要的人。Leo Burnett廣告公司主席阿里莫哈末也回想起,雅斯敏曾經捐出一筆錢給一家孤兒院,不過她卻不願提起這件事。
“她相信即使只是50令吉、100令吉,我們也應該捐出去,反正最後我們也會把錢用在其他方面。”
在她的電影《單眼皮》、《花開總有時》(Gubra)也可以看到雅斯敏樂善好施的性格,而她為國油製作的一系列廣告中,也在宣揚人文價值和種族和諧的觀念,她從來就不畏於打破疆界和挑戰禁忌。
她為國油製作的第一支廣告是1995年國慶日廣告,以印裔小男孩為主角,很少有以少數族群為主的人物出現在螢幕中;《單眼皮》則是一對華裔男生和馬來女生相戀的故事,勇敢地批評和偏見,以及質問我們社會中先入為主的是非對錯觀念。
即使她的電影飽受外界批評,甚至被視為“文化的腐蝕者”,還是無阻她勇往直前說出內心話。
無私
陳翠梅開啟導演路
雅斯敏在近年大馬電影發展,尤其是近年來形成一股新勢力的獨立電影發展中,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。除了她的作品建立了大馬觀眾對大馬電影的信心,她無私慷慨地協助新晉導演拍電影,也造就了許多大馬導演的成果。
大馬導演陳翠梅就說,雅斯敏改變了她的生活,也讓她有了拍攝電影長片的決心。
陳翠梅在2004年認識了雅斯敏,當時擔任對方助理的她帶了一堆短片作品來辦公室。雅斯敏看了,對其中一部短片《家鄉》大為贊賞,並鼓勵她去拍更多電影。
當時,陳翠梅寫了《丹絨馬林有棵樹》的劇本,需要2000令吉的拍攝資金。雅斯敏知道後,就叫陳翠梅直接來她公司拿錢。就這樣,陳翠梅完成了《丹絨馬林有棵樹》,並憑該部短片獲得了德國奧伯豪森電影節最佳短片獎,也開啟了陳翠梅走向國際影壇的電影人生。
“雅斯敏無私的協助,對我事業發展非常重要。她改變了我的人生,讓我決定拍攝長片。她協助了許多有才華的新人拍電影。”
陳翠梅也決定以雅斯敏為榜樣,將她在影展所獲得的獎金贊助導演拍戲,尤其贊助劉誠達拍攝了其首部長片《口袋裡的花》。劉誠達更憑這部電影,獲得釜山影展新浪潮獎。
劉誠達認為,雅斯敏無私的做法,就如形成了一個大雪球,讓受惠的導演效仿。
“她也因此間接地協助了許多人。”
另一名揚威國際影展的大馬導演李添興表示,雅斯敏也曾經贊助了他5000令吉,拍攝電影《念你如昔》。“不過,她從來沒有看過這部電影,因為她實在太忙了。”
真性情
送女店員金耳環
大馬導演哈菲斯依布拉欣表示,雅斯敏雖然常給與協助,但是她從來不會要求有任何回饋。“她只有希望她所協助過的人,也一樣會無私地協助他人。”
大馬導演瑟慕納沙也曾是雅斯敏前同事,他說他有次與雅斯敏在古晉機場等待轉機到美里時,雅斯敏到一家珠寶店試耳環。其中一對金色耳環是雅斯敏喜歡,且早已擁有的耳環,於是她將她選中的耳環,以及那金色耳環一並拿到柜台付錢。
“她付錢後,馬上戴上她的新耳環,然後轉頭就將那金色耳環送給店裡的女店員。那女店員以為她開玩笑,但是雅斯敏一臉認真地說這金色耳環是送給你的!
那女店員受寵若驚地問道:“你真的有這樣好麼?”雅斯敏回應說:“這樣好,也不可以麼?”
瑟慕納沙大笑地說了這故事。
也許,一年後,懷念雅斯敏最好的方法,便是記起她開朗的笑聲,用笑聲說她的故事。
摘自:星洲日報/娛樂‧2010.07.25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